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2024年,我市水利系统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民生实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工程建设,确保守好农村饮水安全底线。2024年6月底,全市农村供水维修养护民生实事任务全部完成,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18.6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高站位抓部署。市水利局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民生实事作为全市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紧围绕“群众急需、发展必须”总要求,于2024年年初编制印发了《忻州市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民生实事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市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统筹部署维修养护任务;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农村供水维修养护民生实事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农村水利水电工作推进会”,持续加强全过程管控,强化节点意识,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

  多举措抓成效。市水利局建立“双周调度通报机制”,锚定2024年6月全面完成维修养护任务目标,围绕工程进度、资金支付、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坚持结果导向,把农村供水维修养护民生实事纳入对各县的考核范围,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勤考核抓质量。各县(市、区)工程全面开工后,市水利局抽调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成立了5个工作推进组,深入全市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导和技术指导。各县(市、区)水利部门积极应对客观困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破解难题,坚决把好维修养护工程质量关,做到修一处、好一处、每一处都经得起检验,确保正常供水,真正让群众从中受益。

  2024年,代县水利局在新高乡小观村实施供水工程提升改造项目,重新修建了蓄水池,更换了供水管网,实现了自来水全部入户,并安装了水表和视频监控设备,解决了多年以来困扰村民的冬季用水不方便问题,赢得250余名村民的高度肯定;偏关县水利局利用尚峪镇赵家沟村、楼沟乡小村村附近小泉小水(截潜流井)为固定水源,让158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方便水,彻底结束了村民靠天吃水的历史;繁峙县水利局对集义庄乡石塔沟村整村饮水工程设施进行维修养护,更换供水管道2540米,安装水表84块,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网老化问题,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供水;神池县水利局在义井镇花台坡村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切实提升了该村110户242名村民和55头大畜、1650只小畜的用水保障水平,为该村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水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共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设施598处,受益人口39.48万人,完成投资4196万元。”市水利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落实落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各项具体措施,提高我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切实答好农村供水“民生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