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提字发力、保字交卷”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全力克服疫情影响,聚力抓好春耕春播、稳产保供等重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四项主要指标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3元,同比增长6.2%;一产增加值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8%;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21.1%;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完成40.3亿元,同比增长34.8%

春耕春播有序推进。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稳粮保供政治任务,把保春播、保面积、保大豆、不撂荒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全市调运储备种子10.9万吨、肥料32.5万吨、地膜6000余吨、农药149吨,调度投入农机具20080台(套),全力推进春耕春播生产。下发抗旱保春播工作的紧急通知,压实属地责任,促进县乡两级农机、农资、技术支持到位和种粮政策及时兑现,确保做到应种尽种,一亩不撂荒。截至56日,全市已播粮食作物356.7万亩,完成任务的55.4%

产销衔接和疫情防控保障有力。针对疫情反弹造成农业畜牧生产资料及产品运输受阻问题,协调做好调入、调出工作。目前,市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帮助解决农产品产销衔接问题47个,协助打通道路供应堵点30个,签订销售订单16个。同时,加强动物疫情防控,全面开展春防免疫接种,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

扎实开展“三队”包联服务。组建专家团队、营销战队、项目工队,到县到企到村到户,开展农技服务,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市场营销,切实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市14个专家团队开展包联服务78次,主推技术、主推品种达到16万亩以上。营销战队“双线”搭建平台,抢抓省委省政府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成为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的重大部署机遇,推动“忻”字号特优产品抱团闯市场。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忻州杂粮走进雄安”集中展销活动,150余家企业的300余种特优农产品亮相雄安,累计销售1652.91万元,签订合同金额2.3亿元。项目工队破解项目推进难点堵点,推动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达效一批”的建设格局。一季度,省级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开工17个,开工率77%,完成投资4.23亿元。

建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细化制定《稳定粮食生产抓落实工作机制》《稳定菜篮子生产抓落实工作机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抓落实工作机制》等11项具体工作机制,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有力促进了一产高质量发展。

高位布局特优农业发展。围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农业产业”“春耕备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粮产业”等重点开展调研、座谈,编制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杂粮之都”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杂粮示范园策划方案》《“中国杂粮之都”展览馆策划方案》,制定了《2022年粮食稳产增产实施方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