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稳“接力棒”,答好“衔接卷”。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思路,聚集“八点位”发力,层层扛起责任,环环扣紧链条,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状态,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良好开局。

——务工就业“疏堵点”。把务工就业作为增加脱贫群众工资性收入的重要举措。持续开展全民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和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就业倍增计划,实现脱贫人口建档立卡、精准培训、考核评价、发放证书、安置就业“一条龙”推进,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乡村振兴云招聘”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不断拓展帮扶车间、产业园区、城镇企业、创业带动、公益岗位等就业空间,全面落实援企稳岗、减税降费、就业奖补等优惠政策。截至4月中旬,全市脱贫劳动力累计外出务工14.93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89.47%,其中省外务工2.57万人、省内县外务工3.6万人、县内务工8.76万人。

——项目提速“抢时点”。建立项目建设定期会商机制,加强组织、研判进展,把工程量落实到周、细化到日,打通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干方百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面加快建设步伐。截至4月中旬,全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共入库项目5134个,项目预算总投资75.62亿元,其中纳入县级2022年度实施计划项目591个。

——示范创建“引爆点”。坚持工程化、项目化、责任化、季度化、清单化创建,建立健全县级主抓、乡村主责、市场主导和村民主体的“四主”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办理事项流程及导图,调转24支专家服务团队一对一给予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示范创建项目真正在忻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4月中旬,全市35个示范项目中,专项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上报27个;24个示范创建项目市县应配套1.23亿元,已配套1.46亿元;35个示范创建项目已全部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项目库;4个县已开工实施。

——信贷扩面“扫盲点”。把小额信贷作为脱贫群众“造血活血”的关键一招,按照放贷金额与资金需求相匹配、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相匹配、风险可控的原则,全面摸清贷款需求,科学制定县级投放计划,稳步提高贷款率,持续扩大覆盖面,扫除信贷扩面的盲区死角,确保应贷尽贷。截至4月中旬,全市累计为1319户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207.62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06%

——培训赋能“重落点”。把政策培训作为干部提升本领、赋能增效的重要抓手,聚焦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驻村干部,灵活运用培训资源,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分批次分层级对全市乡村振兴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把握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截至3月底,全市共开展政策宣传33次,覆盖1.9万人次;共培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2521人,占全市驻村干部总数的54%

——搬迁后扶“创亮点”。围绕全方位帮扶、全要素供给、全周期保障,紧盯“少有所教、病有所医、业有所就、困有所助、老有所养”五有目标,启动第二批25个“五好社区”创建工作。完善“县有园区、乡有车间、村有工坊”的产业帮扶格局,建立就业帮扶服务中心,搭建企业和务工者供需平台,配套建成帮扶车间54个、基地园区32个。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群团自治组织为辅助、物业为补充的社区“双五级”组织管理服务架构,加强66204人驻点工作队管理,形成扁平化的管理格局。继续推广“积分制”“爱心超市”等模式,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脱贫典型等各类评比,菅造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消费变现“拓网点”。搭建“忻”产品展销平台,加大“忻”产品宣销力度,组织县(市、区)正在搭建销售平台17个,积极参加“忻州杂粮走进雄安”“第七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等各类社会影响力大的展销活动。以“十进十销”为主要手段,推动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行业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帮扶单位协同推进的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截至4月中旬,全市各级帮扶单位共帮助销售农副产品约2471吨,折合人民币约1604万元。

——问题查改“除燃点”。对照2021年排查发现问题、县际交叉考核反馈问题、省委省政府督导组反馈问题、国考省考反馈问题等问题,重点聚焦适龄儿童长期失学辍学、脱贫群众基本医保参保不力、脱贫群众务工就业不稳、饮水安全管护和住房安全动态保障不到位等风险隐患,拉网式、地毯式开展“再回头看”,建立整改台账,做实整改举措,完善预警机制,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将隐患遏制在起始阶段,确保所有问题在6月底前实现动态清零销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