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寨县依托“晋西北米粮川”资源禀赋,以加快推进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县域中部八十里“丁字”平川上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大力发展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加工型马铃薯等县域富民产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在“育、繁、推”上下功夫,推动产业提标增产。五寨县以建设试验基地为牵引,实施“五大提升行动”,建设3000亩特色农业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成全国杂粮生物育种领域唯一的省级实验室——山西省后稷实验室(五寨杂粮试验示范基地)。坚持试验新品种等方面求突破,针对性破解五寨县杂粮品种单一等发展瓶颈,试验示范175个新品种,选育出适合五寨县种植的5个杂粮新品种,示范推广25项新技术,为160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主推适用技术,引导6600户脱贫户种植主导品种,形成甜糯玉米标准化体系1个。2022年经测产,加工型马铃薯平均亩产6吨,创山西马铃薯单产纪录。

  在“种、加、销”上做文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五寨县以建设产业园为抓手,健全完善产业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促进经营主体数量做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坚持规模化种植,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和杂粮产业园,成立甜糯玉米产业发展联盟,培育壮大10家示范主体,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48万亩;建成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引进山西神农科技集团等马铃薯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10.54万亩,推进高性能农机装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高素质农民培育集成耦合。坚持标准化加工,注册成立五寨益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谷子30万吨标准化生产线;实施“中国好粮油”项目,建成万吨杂粮仓储中心;签约引进杂粮种植基地、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七大优质项目,打造形成了集杂粮育种、土地托管等于一体的现代多元化杂粮全产业链,推动全县小杂粮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坚持特色化销售,建立“互联网+”销售模式,完成“五寨甜糯玉米”“五寨谷子”“五寨红芸豆”等地理标志认证,扩大“粮裕五寨”公共品牌影响力,打响“五寨小米”品牌,新商标注册达到10个。加工型马铃薯种植亩均纯收入达到4400元,甜糯玉米种植加工销售企业亩均纯收入达到800元,杂粮产业园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同时,连续两年举办土豆花节和康养峰会,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发挥“康养五寨·休闲五寨”的品牌效应,实现农文旅融合。

  在“联、带、富”上求实效,推动农民提能增收。五寨县以助农增收为目的,不断健全“政府+企业+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带农益农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户嵌入到特色产业的全链条、各环节,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农增收,促进农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增产增效辐射一批,实施加工型马铃薯、渗水地膜谷子、绿色有机甜糯玉米有序轮作,2022年,倒茬玉米亩产700多公斤,增产150公斤左右;倒茬谷物亩产600多公斤,增产200公斤左右,“订单农业”让利农户年增收3000万元。土地流转带动一批,农户每年亩均获得800元流转费,涉及流转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50万元的达31个。就业岗位安置一批,成立4个劳务合作公司,固定岗平均每月4500元,临时岗平均每天140元,特色产业种植收获、加工销售时节提供就业岗位320个,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辐射带动一批,三大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47个村,受益农户18625人,其中脱贫人口3394人。

  下一步,五寨县将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锚定农业强县目标,构建涵盖“育、繁、推、种、加、销、游”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连接产业链“断点”,打通产业链“堵点”,让特色产业扛起群众稳定增收的“大梁”,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五寨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