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机关事业单位传播和蔓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特制定本防控指导意见。 

  一、各单位要配备消杀药品、体温检测设备及防护口罩等用品,对干部职工加强体温检测和健康防护,做到防护工作全员覆盖。不得因各种情况造成人员汇聚、集中。 

  二、各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防控管理,指导对外地返忻回忻人员严格落实医学观察两周等措施,做到全覆盖。孕妇和哺乳期职工原则上不直接接触外来人员。 

  三、各单位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尽早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培养人员良好卫生习惯和技能,提高防病意识。 

  四、宿舍、食堂、办公场所、厕所等保持清洁,加强卫生管理,按要求开窗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全新风运行。 

  

  六、发现疑似病例时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发现职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疼等,应立即隔离,为其提供医用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对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 

  4、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人员,应接受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七、具体指导如下: 

  1、上班途中:正确佩戴口罩(推荐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 

  2、入办公楼:进入办公楼前在指定区域(铺设脚垫、定时喷洒有效氯含量500mg/L以上的84消毒液)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洗手后方可入室工作。 

  3、入室办公: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2人以上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勤通风。每日建议通风3次。 

  4、公务接访:来访人员进入办公楼前先做好登记,进行体温检测,询问近期外出史和患者接触史,了解近期有无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C以下方可入楼。接待应集中固定区域,双方均须戴口罩。接访区域按时通风、定期消毒。 

  5、参加会议:佩戴标准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开会人员原则上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2小时以上),至少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用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煮沸消毒。 

  6、进餐管理:停止集体就餐,分时段、分餐配送,专人领取,就餐地点应分散,吃饭前的最后一刻方可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说话、扎堆就餐。 

  7、公务出行:须佩戴口罩,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易燃易爆,严格注意安全)擦拭1次。 

  8、下班路上:洗手并佩戴口罩后出楼,回到家中先洗手。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9、楼内公共区域管理: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楼梯、卫生间、门把手等公共部位进行两次消毒(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每次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坚持做好步行梯楼梯扶手消毒。不同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使用、分开保管,避免混用。 

  10、适当运动: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需注意减少人员聚集。避免过度、过量运动。 

  11、后勤人员: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1米以上)距离。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传阅文件: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3、电话消毒:建议座机电话每日用75%酒精擦拭至少两次(早晨、下午上班),多人共用电话应随时消毒。 

  14、空调消毒: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不能保证中央空调安全的应关闭使用。 

  15、废弃口罩处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应放入指定专用垃圾桶内,并专门处置。至少每天两次(中午餐后、下午下班后)使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五、在工作和生活场所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肥皂等卫生用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